6月14日,浙江教育报在“高校文明寝室建设专刊”中,发表题为《中国我院学院:方寸之间展天地》的文章,报道我校走出一条内涵丰富、独具特色的寝室建设之路。
附原文如下:
中国我院学院:方寸之间展天地
本报通讯员:余 聪
下班后,不少老师直接回家了。可对于居住在“辅导员工作室”的李佼佼来说,这并不意味着一天工作的结束。回到寝室,她仍然需要保持工作状态。因为她还有一个身份:入驻公寓辅导员。
“常常需要迎接“深夜拜访”的学生、常常从睡梦中爬起来去接‘午夜来电’、常常在门缝底下发现学生的‘匿名信’……这些都是属于入驻公寓辅导员的‘美好回忆’!”李佼佼说。
在中国我院学院,像李佼佼这样的辅导员有26人。学校以进驻公寓辅导员为主要力量,以党团组织为推动载体,以社区文化节为文化引领,以行为考核为制度保障,在推动德育工作进公寓、寝室文明建设、寝室卫生管理途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,在寝室这一方寸之间,走出了一条内涵丰富、独具特色的寝室建设之路。
辅导员工作室:学生眼中的“爱心小屋”
中国我院学院每幢宿舍楼都配置了这样一个“辅导员工作室”,共26名辅导员入驻,做到了“一楼一室一人”。这个工作室既是辅导员的居住场所,里面布置了家具、空调、床铺,又充当了公寓“办公室”,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摞文件夹,有学生行为考评通知书、有寝室分布详细名单,还有一叠工作记事本。
在这个工作室里,辅导员们需要认真地完成学校明确规定的工作职责:以学生宿舍为重点,以学生生活、学习、活动为中心,广泛深入开展寝室建设工作;及时处理公寓突发情况;积极配合学校相关部门组织好公寓文化建设,内务评比等管理工作;撰写规范详细的工作日记,对学生来访和思想工作情况进行记录,对突出问题进行追踪了解,帮助学生化解遇到的学习、生活、情感问题等。
“辅导员直接进驻公寓,学生有机会直接和辅导员交流。辅导员也可及时发现问题,化解矛盾。”学校学生处处长范庆瑜这样说。
党建进公寓:为学生实实在在做些事
学校以党团组织为推动载体,在学生社区设立“公寓党员工作站”、“党员文明岗”和“学生社区事务中心”,实行寝室党员责任区、党员寝室挂牌制度,积极开展一名教师联系一个班级、一名学生、一个寝室的“三联系”活动,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寝室文明建设的热情。目前,学生生活区现在“党员工作站”69个,党员寝室368个,教师党员已结对联系465个班级,1141名困难学生和618个学生寝室。
除了在公寓开展大量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,党团组织注重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如临近考试,学校自修教室座位难求。社区学生党支部在大楼管理员的支持下,在公寓专门提供了自习室,通宵供电。这种想同学之想、急同学之急的做法赢得了学生的交口称赞。
量化行为考核:为道德品行设置合格线
“在宿舍内使用违章电器每次扣15分;无正当理由夜不归宿每次扣10分,连续两次卫生检查在60分以下的寝室成员扣10分……志愿者服务每小时加1分。”
涉及到各个生活和学习行为细节的打分条款,让大学生们逐步养成自律的行为习惯;频繁细致的检查和公平公正的考核对班主任、辅导员,甚至是宿管阿姨都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。
“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规则意识,没有基本的规则意识,受教育者就无法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。”范庆瑜表示,“这是一种创新的校规和学生管理的模式。我们给学生的道德品行设置合格线,并将志愿服务与学生行为考核挂钩,正是尝试用科学的方式来解决学生日常教育中遇到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并将校园公益工作常态化,使志愿服务不再停留在承担突击任务的层面,而是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。”
学校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如《辅导员社区工作职责》、《学生公寓管理规定》、《寝室卫生检查管理办法》等公寓管理和考核制度,建立寝室卫生的检查评比-反馈-教育机制,开展学生寝室卫生状况的日常检查工作,对卫生状况和行为表现较差的寝室,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监督整改。
社区文化节:我的节日我做主
在日前举行的学校社区文化节晚会中,一部由寝室成员自编、自导、自演,反映寝室故事的喜剧《皮带哥――毕业终极版》,着实让量院学子疯狂了一把,在量院掀起了一阵狂热的“最炫寝室风”!
为鼓励学生大胆发挥创造力、想象力,寝舍团队共同合作、凝聚力量,举办一系列丰富、有趣、多彩的精品社区文化活动,营造浓厚的和谐、积极、健康、向上的社区氛围,学校提供了宽阔的场所和充足的经费支持,将社区文化节作为一个品牌项目重点打造。
每年的社区文化节主题紧跟时事热点,活动多样、形式不限。主要围绕平安社区、健康生活、文明寝室、和谐社区四大篇章,囊括社区安全大检查、公寓安全宣传活动和安全培训、校园控烟活动、心理健康宣传活动、“健康上网、文明上网”主题倡导活动、“情浓公寓.感恩阿姨活动”、“学习雷锋、感恩保安人员”和社区游园会等一系列活动。
此外,学校每年都组织开展学生星级文明寝室评比、我秀我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评比活动。学生在装扮自己寝室的过程中,为寝室取了如“温馨小居”、“和谐之家”等别具一格的寝名,将寝室文化赋予了深刻的“家”内涵。有的寝室创作舍歌、设计舍标、印制舍服,撰写寝室里的小故事,彰显旗帜鲜明的寝室个性。对有特色的寝室,学校利用媒体力量进行广泛宣传,并通过主题班会、辩论赛、图片展等让大家真正参与到寝室文明建设中。
学校依托寝室建设,大力推进生活指导与生活教育,逐步开辟出了一条结合养成教育、学风建设和成长教育为一体的新路子,推动了室风建设与学风建设、校风建设的有机融合,舒适、干净、温馨的寝室环境,和谐、朝气、团结的寝室文化,将寝室这一方寸之间打造成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第二课堂,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舞台,彰显寝室魅力、展现学子才华的广阔天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