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高教社区联合中国我院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开展了“垃圾分分类,厨余变酵素”的主题活动,活动吸引了15位3~10岁的小朋友及其家长参与。
让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,一方面想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,同时也希望提升孩子的环保意识。“我的小孩才4岁,让她来参与一下,主要是希望她对垃圾分类有概念,让她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。”家住在清雅苑小区的董女士说。
活动现场,工作人员首先播放了有关雾霾和垃圾分类的两个环保短片,很多小朋友看了短片后有很多感想。“短片里的小草很可怜,因为企业的污水排放,使它们失去了成长的家园,我们的天空也变得越来越灰暗了。”读小学三年级的朱越小朋友说。
在小朋友对环境问题有了一定了解后,工作人员开始讲述环保酵素的制作课程。“近年来,酵素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,广泛用于医疗、卫生领域,我们今天制作的是用于家庭清洁的环保酵素。”工作人员说,环保酵素制作很简单。“先准备一个已经清洗干净的塑料瓶,然后把家里准备丢弃的菜叶、果皮收集起来,加上红糖和水,按照3:1:10的比例,放进瓶里。第一个月,每天打开瓶盖放气,搅拌一下,第二个月封闭不动。等3个月后,一瓶环保酵素就制作完成了。”
在观察了工作人员的一系列操作后,在场的孩子们一个个动手制作起来。幼儿园大班的林雨霏小朋友和她的同伴一起做,她们先把橘子皮切碎放入瓶子,再放入红糖和水,不一会儿就完成了。“自己动手做环保酵素很开心,没想到厨房垃圾很有用途,以后妈妈做饭时我要在旁边监督了。”她看着已完成的酵素瓶笑着说。
“通过此次活动,希望让更多人能够投入到环保行动中来,加强垃圾分类意识,让制作起来简单又方便的酵素成为家庭清洁的辅助材料,尽量少用化学洗涤,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。”社区工作人员说。(本报记者 阮飞霞 通讯员 朱懿卿 郭迪庆)
链接:
http://qjwb.zjol.com.cn/html/2015-05/04/content_3034252.htm?div=-1